中文 | English
如何看待A股2025年中报表现  2025-09-05 15:30:50


Q:请问重阳投资,如何看待A股2025年中报表现?


A:8月31日,A股上市公司中报已披露完成,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呈现出“总量仍在磨底、结构分化明显”的特点。


总量层面,上市公司盈利仍在磨底。根据广发证券统计,A股总体和非金融企业上半年累计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0.02%和-0.53%,较一季报有所改善,但净利润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2.42%和0.98%,较一季度有所下滑。从单季度的角度看,二季度单季A股非金融企业环比增速也创下了2010年以来的季节性最低值,净利润增速主要由金融企业贡献。从ROE的视角来看,二季度A股总体和非金融企业的ROE(TTM)分别为7.76%和6.55%,同样较一季度有所下滑,杜邦分析拆解来看,虽然净利率有所企稳,但资产周转率仍在下滑,反映经济供需恢复仍然需要时间。现金流的视角上,虽然25年中报显示企业净现金流仍未转正,但经营、投资和筹资现金流均有所改善,非金融地产公司的自由现金流仍然保持着历史偏高位置,潜在分红能力依然较强。整体来看,A股上市公司盈利仍在磨底过程中,盈利能力的改善仍然需要等到需求端的复苏。


结构层面,高科技和出海企业表现亮眼,内需消费仍待复苏。从盈利增速的角度,今年二季度科创板净利润同比增速超过20%,领跑全市场,以人工智能产业链、半导体和创新药等为代表的高科技行业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速可观。从需求角度,外需导向的企业盈利明显由于内需导向企业。以出海50指数为例,其营收同比增速为12%,ROE明显提升了0.6%,明显领先全市场。更广泛地看,根据中信证券统计,过去一年境外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超过10%的上市公司利润率和ROE水平正在不断修复,出海业务正逐步成为部分企业财务增长的核心支柱。超市场预期的个股也集中在电子、机械和医疗这些创新和出海企业上。与此相比,耐用消费品等内需行业上市公司二季度增速较一季度下滑明显,反映内需消费仍待复苏。对于市场关心的反内卷行业,仍需等待产能利用率触底。综合来看,A股上市公司盈利底部正逐步夯实,创新和出海正逐步成为A股上市公司盈利的新增长点。展望后市,随着更加有利的稳增长政策出台,经济基本面逐步企稳,A股上市盈利有望继续回升。


▲向上滑动阅览【免责声明】


本材料由上海重阳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重阳投资”)原创并编辑发布,仅限于提供信息和投资者教育的目的。本材料所依据信息和资料来源于公开渠道(例如:万得、彭博)和内部研究成果,相关信息被认为是可靠的,但重阳投资不对其完整性或准确性作出任何明示或默示的陈述或保证。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广告、销售要约,或交易任何证券、基金或投资产品的建议。本材料中引用的任何实体、品牌、商品等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使用,不代表重阳投资的实际操作。因基金产品投资限制、投资组合调整和交易成本等多种因素,重阳投资的实际操作有可能与本材料中得出的结论不同。
本材料并不考虑任何阅读者的特定投资需求、投资目标或风险承受能力。阅读者在投资之前,应当仔细阅读产品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本材料版权属于重阳投资,未经重阳投资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发表、修改、仿制或引用本材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