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央行中期借贷便利(MLF)投放方式的变化 2025-03-28 15:30:00
Q:请问重阳投资,如何解读央行中期借贷便利(MLF)投放方式的变化?
A:3月24日,央行发布公告,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更好满足不同参与机构差异化资金需求,自本月起中期借贷便利(MLF)将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操作。3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将开展4500亿元MLF操作,期限为1年期。
与此前的投放方式相比,本次中期借贷便利的投放出现了以下几点变化:首先,中标方式改为“多重价位中标”,意味着不同机构可以根据自己的资金松紧情况获得不同利率水平的中期借贷便利,这与去年7月后的单一利率中标不同;其次,公告时间改为操作前一天,明确数量要求,有助于机构更合理地进行资金管理;最后,操作当日不再公布投标利率范围,进一步淡化了中期借贷便利的政策利率效果。
本次投放方式的变化是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框架继续演进的重要一步。此前我国政策利率主要有7天逆回购利率和MLF利率两个,一方面通过逆回购利率引导短期资金利率,另一方面通过MLF利率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即LPR),共同对长期利率施加影响。去年6月潘功胜行长在陆家嘴论坛上明确表示,货币政策调控逐渐转向价格目标,7天逆回购利率将被明确为主要政策利率,长期利率通过在7天逆回购利率上加点形成。在这一新框架下,MLF将逐步脱离政策利率作用,转而回归作为中期流动性管理工具的本质,与买断式逆回购和国债买卖一起构成目前央行全周期流动性管理工具体系。同时多重价位中标也有助于倒逼机构提升对利率的市场化定价能力,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政策变化是中性的,但本次MLF投放方式的变化有望形成结构性宽松的结果。一方面此前MLF利率一直维持在2.0%的偏高位置,而目前一年期国有股份行同业存单利率已经将至1.95%左右水平,金融机构有动力降低投标利率以获取更加便宜的中期流动性,加权中标利率预计会有所降低;另一方面,本次MLF到期规模仅为3870亿元,4500亿的规模意味着净投放1年起流动性630亿元,是去年8月以来首次MLF净投放,明确表达了央行对市场流动性的呵护效果。当日7天逆回购操作首次公布投标与中标量,且投标与中标量相同,央行全额满足金融机构投标需求,也说明了这一点。
临近季末,二季度政府债发行加速、房企白名单融资扩容等均需要流动性配合。为了满足市场流动性需求,后续央行是继续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和MLF投放中期流动性,还是通过降准释放长期无成本流动性,将是观察央行态度的重要窗口。
免责声明
▲向上滑动阅览
本材料由上海重阳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重阳投资”)原创并编辑发布,仅限于提供信息和投资者教育的目的。本材料所依据信息和资料来源于公开渠道(例如:万得、彭博)和内部研究成果,相关信息被认为是可靠的,但重阳投资不对其完整性或准确性作出任何明示或默示的陈述或保证。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广告、销售要约,或交易任何证券、基金或投资产品的建议。本材料中引用的任何实体、品牌、商品等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使用,不代表重阳投资的实际操作。因基金产品投资限制、投资组合调整和交易成本等多种因素,重阳投资的实际操作有可能与本材料中得出的结论不同。
本材料并不考虑任何阅读者的特定投资需求、投资目标或风险承受能力。阅读者在投资之前,应当仔细阅读产品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本材料版权属于重阳投资,未经重阳投资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发表、修改、仿制或引用本材料内容。